沉香,被譽為“植物中的鉆石”,歷來為“沉檀龍麝”四香之首,千百年來為世人所鐘愛,中華“香”文化更是源遠流長。
早在西漢時,出產沉香的區域就被納入漢朝疆域,沉香以其香氣淡雅、歷久不散、養性保健的特點迅速成為眾香之首。隨著佛教的傳入,作為禮佛圣物的沉香受到世人的喜愛。唐宋時期,沉香成為文人階層讀書、清談、撫琴、品茶時必不可少的雅事,與點茶、插花、掛畫一起被稱為“四般雅事”。到明、清、民國時期,沉香文化已滲透至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:焚香撫琴、參禪、拜月、祭祀等,或佩戴香囊……沉香還可煮水泡茶,或配制 “沉香飲”。
新中國成立后,沉香文化出現斷層,直到上世紀末才出現復蘇跡象,21世紀則走入收藏視野逐步為市場熱捧,出現強勁的復興態勢。
望聞問切,沉香品鑒四字訣
然而目前,沉香市場存在魚目混珠、泥沙俱下的情況,消費者往往花了大價錢卻買到了贗品,主要的造假手段包括煮油、高壓灌油、泡藥水等。有的造假者用雞骨香或速香制成素珠,在其表面涂上奇楠的膏液,撒上奇楠細末,往往難以分辨。沉香收藏必須掌握“望、聞、問、切”四字訣。
首先“望”顏色。 沉香最高品級顏色是綠色,其次是深綠色,黃色、黑色也較為常見,但遇黑如漆者不失為至寶。由于沉香是油脂和木質成分的凝聚物,因此用放大鏡往往能看到清晰的竹絲紋油脂線與透光油脂。油脂含量越高,品相越好,越具有投資價值。
其二“聞”香味。沉香香氣若隱若現,時有時無,摩擦后聞效果較明顯,陰雨天則更顯著。制假化學香刺鼻,沒有沉香天然生成的清香醇甜,綿長而富于變化。香道中“五味”就是根據沉香的不同香味,分為辛、甘、酸、苦、咸五種味道,公認甘甜帶奶香者為佳,而苦香具禪味亦為世所珍。
第三“問”來源??蓡栘浿鱽碓醋鳛閰⒖迹ㄇ形鹇牴适拢?,最好避開貨主單獨咨詢業內高人,避免上當或走“漏”。
第四“切”品質。征得貨主同意,“切”小片用電熏香爐或明火燎烤熏聞,主要從氣味來辨真偽別品質, 如果其味道很醇,很優雅,絲絲的不經意地鉆到您鼻孔中,起碼能說明是真的沉香了。
業內人士提醒,市場上的沉香贗品太多,新入門的收藏者不上當就已算撿漏了。且沉香屬于小眾收藏,流動性不強,市場貌似波瀾不驚,實則暗流洶涌,對專業知識不了解的買家如沒有老法師護航保駕不宜貿然進入。